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显志赋(又自论)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退而幽居。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烝尝,昭穆无列。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悯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
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
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悯吾生之愁勤;
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嵏而临㟞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
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
虽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泪泛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沈抑而内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
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
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
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
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
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
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
独慷慨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
卑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时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
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
追周度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
陇山以隃望兮,眇然览于八荒;
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
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
冯亭之不遂兮,愠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济而上征。
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这为墟。
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
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
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
尧、舜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
高阳邈其超远兮,世孰可以论兹?
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
颂成、康之载德兮,咏《南风》之高声。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以为朋;
昔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
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州;
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
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关雎》之识微兮,悯王道之将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
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
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
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诛犁锄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
𡢀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
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
德化之陵迟兮,烈列罚之峭峻;
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
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章华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
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延陵
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
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
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上佯;
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
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
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
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
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
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
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文选·登楼赋》注,谢朓《鼓吹曲》注)
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
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
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为篱兮(《文选·天台赋》注、《闲居赋》注),筑若而为室;
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
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新夷
光扈扈而断耀兮,纷郁郁而畅美;
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惚而莫贵;
莫惜身之坎轲兮,怜众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长兮,抗玄妙之常操;
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
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
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
德与道其孰宝兮?
名与身其孰亲?
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
于陵子之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
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
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
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后汉·冯衍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六)
春秋决疑十篇 其五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九
夫桓二年书曰。
华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僖十年又书。
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夫君称弑也。
而云及者。
是君臣无别也。
弑之者。
罪臣下也。
春秋决疑十篇 其六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九
孔父以夺室见弑。荀息以立言被诛。
是无辜之怨。是以及褒之者何。
自臣及君也。盖贬华父与里克也。
孔父之死如与夷之死。荀息之死如卓子之死。
及之者。贵之也。
乞精选间谍劄子1161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臣闻古之人谋其邻敌,必有觇国之术,所谓间谍者,虽圣智不废焉。
盖堂堂之国,相与周旋而不知其用事之人,若其人之贤愚与意向之所在,徒冒不测,角力于两阵,而庶几于或胜,非所谓万全者也。
荀息之谋虞,既知宫之奇之存,又知其虽谏不听;
韩信之谋,独惮李左车之智,又知其计之不用。
故皆决策一举而得所欲。
汉高祖郦食其而知魏大将之为柏直骑将之为冯钦,步卒将之为项他,而又知其不能当吾韩信、灌婴、曹参焉。
知之既详,料之又审,卒成汉业,岂偶然哉!
恭惟陛下顺之德,昭格穹壤,金人畔盟,神人共愤,起衅未几,旋即内变。
此盖皇天后土资社稷灵长之福,启陛下恢复之图。
方当日夜淬砺,谋所以待敌。
今将士不患不勇,粮饷不患不继,臣之过计,窃谓我之觇彼者未甚精详。
方兵交时,通国所知者逆亮而已。
其腹心爪牙,合虑并力以谋我者,似亦未能尽察。
如闻边郡诸军,间有所遣,探劄而归,类皆道听涂说,不惟非其要领,兼亦虚实难明,殆与不知者无异。
臣愚欲望圣慈深诏密议,博延智勇机略之士,深入敌境,往来出入。
凡国家所宜知者,纤悉以闻。
随其所遇,待之以术,胜负之形虽未决,彼己之势已可议。
今日禦敌之具,固有大于此者而莫有先于此者。
利害甚明,不可不讲,惟陛下留神省察。
冀州 曹魏 · 何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九
略言春秋以来,可以海内比而校也。
恭谨有礼,莫贤乎赵衰
仁德忠义,莫贤乎赵盾
纳谏服义,莫贤乎韩起
决危定国,莫贤乎狐偃
勇谋经国,莫贤乎魏绛
达雠为主,莫贤乎祁奚
延誉先生,莫贤乎张老
明智识物,莫贤乎赵武
清直笃义,莫贤乎叔向
聪明肃恭,莫贤乎羊舌职
守信不移,莫贤乎荀息
见利思义,莫贤乎中行穆子
保国捍君,莫贤乎先轸
书法不讳,莫贤乎董狐
分谤和众,莫贤乎郤克
流放能显,莫贤乎冀缺
拔幽进滞,莫贤乎臼季
守义死节,莫贤乎栾恭子;
抗言不屈,莫贤乎荀莹;
劫略不动,莫贤乎解扬
审听知机,莫贤乎师旷
放而益显,莫贤乎狼𦗡;
儒雅博通,莫贤乎董仲舒
体恭笃敬,莫贤乎石奋
才兼文武,千金不入私门,莫贤乎窦婴
明君显贤,莫贤乎田叔
證主知分,莫贤乎贯高
忠义正直,莫贤乎鲍子都
謇谔忠谏,莫贤乎王宏(《御览》四百四十七)
荆玉后赋 宋 · 王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七、《颐堂先生文集》卷一
赵惠文王得楚和璧,秦昭王闻之,发使奉牍,用十五城两易。
蔺相如曰:「秦强赵弱,其可不许!
臣请报聘,西面而去。
尺土不偿,全以返殽陵之路」。
约车治行,画日出祖。
望诸君乐毅谓王曰:「相如习机,权鉴情伪,衔命疆外,宜无废事。
虽然,玉有妖孽,主者所忌。
和再以斮其足,始作楚子之瑞。
方谨藏于府,又焉得此遐弃,越黄流之广深,徙祸本于吾地。
幸暴秦之肆贪,鼓馋吻以奔饵。
当垢涤而粪除,启嬴氏之颠踬。
夫一璧微器也,连城重寄也,贾直悬隔,得失不类。
谋国者若此醉寐乎?
赵使纳关,秦垒不割。
其计诞,果于授地,规后必取;
其计悍,浪起兵端,诱吾孰应;
其计诞,酖毒不可尝,虎兕不可玩。
捐璧辞城,是谓长算。
遇彼欺夺,犹得十半。
昔在唐虞,三代以来,尊则礼天,卑则问士,羡以起度,瘗以婴祭。
是朝是享,子󱯳男蒲。
贽见劳贶,仪法甚都。
叔末道衰,物与凶随,怀之越乡,匹夫自危。
杼有拱者,以戮其尸;
戍有大者,以幽其妻。
周穆饰台,徐戎畔之;
郑伯假田,鲁史讳之;
晋遗取虞,荀息请之;
申挟奔郑,涛涂杀之;
许男降楚,面缚衔之;
楚继灭赖,赖子效之;
舅犯要君,晋文投之;
齐侯败北,韩厥进之;
襄没楚宫,仲带窃之;
师袭卫境,智伯先之。
远窥近察,有则不祥。
君王其审思哉」!
惠文曰:「秦赵方(惠文即位,未尝与秦交兵。十四年乐毅将赵、、韩、、燕兵攻齐,与秦会中阳十五年,与韩、、秦共击齐。十六年,与秦王会禳,秦复与赵数击齐。苏厉赵王书,于是赵辍谢秦,不击,秦始怨赵。易璧事在十六年前也。)蔺生甚健。
相国止矣,徐觇其变」。
毅谋不合,相如竟成命而归。
自后西甲岁出,雷骇漳滨,邯郸不守,璧遂入秦十七年,秦拔我两城。明年,拔我石城。又明年来攻,斩首二万。赵奔命不暇,以至亡。)
更为玺章,篆刻无伦。
庙中所受,轵旁所陈。
玺材之馀,存为汉珍
岌岌路寝,华带辉春张怀瓘《书断》曰:「始皇以和氏之璧琢为玺,使李斯书其文,可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史载赵高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子婴因庙中杀己,称病不行,来,遂杀之斋宫。沛公灞上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三辅黄图》曰:「未央宫龙首山前殿,至孝武以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风至,其声玲珑。」《战国策》曰:李兑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惠文初相也,虽专政,必不以赵所宝资游说之士。蔺相如死后,既以送苏秦,岂复有璧可易城,今不取。)
盖甚美必甚恶,亦尤物之移人。
蛊一时以争夺,阅百世之故新,况宝之者殃及其身。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五 刘太尉琨伤乱 南梁 · 江淹
 押词韵第四部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宠灵,感激徇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扣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崄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本集四。《文选》三十一。《诗纪》七十六。)
荀息 五代 · 牛希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六
晋献公子九人。听骊姬之谮也。
太子申生缢于新城重耳奔蒲。
夷吾奔屈。尽逐偫公子。
骊姬之子奚齐及其娣之子卓子留于宫。公疾病。
荀息。将使立奚齐
荀息曰。臣竭尽股肱之力。
加之以忠贞。不济。
则以死继之。公曰。
何为忠贞。对曰。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
忠也。送往事居
耦俱无猜。贞也。
公薨。荀息奚齐
里克使人杀之丧次。荀息将死之。
人曰。无益也。
不如立卓子荀息又立之。
里克曰。三怨将作。
秦晋辅之。子将如何。
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
我欲复言。然谓人己乎。
里克卓子于朝。荀息死之。
邱明褒之曰。诗人有言曰。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荀息有复言重诺之义。夫荀息
晋国大夫。为执政之臣。
顾命以立其君。人能杀之。
己不能讨之。是□于国。
再立卓子以偷其安。里克之告。
又不得诛。以害其主。
虽曰复言。何叹之有。
献公荀息执政也。以荀息为能贤也。
而属之二子。令二子无辜而死。
荀息之不贤所致。其无乃辜先君之托孤之寄乎。
且己以大夫也。不宜从君于昏而立幼稚。
知诸子之贤。不能立之。
以利于晋。为国家长世之计乎。
比周于姬氏之党。乃嬖宠之党也。
立二君而不能定其位。纵其贼以致乱于其国。
若亡之党不可以立乎。非己智力之能全也。
其轻许之乎。是轻之言而许之。
是贪其位而固其权。复言以死之。
子其不死。人□以诛之于子矣。
大国之人。不能保其身。
知贼不讨。不可谓之忠。
纵其为虐。不可谓之贞。
事嬖宠幼弱之子。远伯王贤哲之君。
耦俱无猜。其若是乎。
若偫盗力争。不能计胜而死。
犹将贤之。若不能讨贼。
无谋自殒。将何以尚之哉。
匹夫匹妇死于沟壑者。无以异之。
凡顾命受遗之日。择长辅少之道。
非伊周之才智。且将不济。
荀息所能也。是以宪宗弥留之日。
内外疑恐。奸邪之人。
宪之。复诛其党。
有来中书裴晋公语及大政者。公勃然曰。
当问大臣。此非殿中事。
告者遽退。杜黄裳时为庶子
亦以玉佩系上。阳周太子安否。
及临。慰劝之曰。
冢宰大臣前揭丧巾。睹天颜哀毁之状。
莫不相顾而泣。又喜万国之得主也。
即深谋远虑。于防微之道。
如是之备。及后国家以副君之命。
必有社稷之难。遗诏择立。
以为之常。盖不由大臣之谋始也。
皆左右近密建议奉迎。位既及定。
乃命百辟以行大礼。始谋之臣。
即新君受赐之地。迁之重权。
委以大政。南北二军。
归其肘腋。九城之禁。
由其管钥。若然公议者。
尚可知其谏主及后诛戮。嗣王之英武者。
或择幼冲之可教。其议立之父。
轮告不实之状。循环署其名。
民间谓之车毂状。宦者谓之金轮图。
常有请赵公同署名者。公歔欷流涕。
不忍执笔。其子曰。
事既行矣。祸不可变。
一家三百口。在于今日。
大人何疑之有。请笔代署。
宦官畏大臣不从。必兴诛戮。
当动摇天下。及见其名。
莫不喜悦。由是骤命其子。
以居清列。终致权□阉竖
倾覆宗社。皆赵公之所为也。
或曰。赵公之生也。
由不如荀息之能尽其生也。生之与死。
皆乱国者。何升降之有。
二子者。可谓异代而同罪。
邱明之褒。不其谬欤。
创筑羊马城记 五代 · 李昊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
粤若蚕丛启国。
鱼凫羽化于湔山。
望帝开基。
鳖灵复生于岷水
然则疏凿巫峡
管钥成都
而犹树木栅于西州
跨土田于南越。
其后兼并梁汉。
睥睨巴賨。
猎骑奔驰。
秦王褒谷
石牛来去。
路于剑门
空惊化玉之微。
宁获粪金之利。
爰自朔分秦历。
声接华风。
代有雄豪。
迭为侯伯。
运当奇特。
子阳乘虎踞之机。
时遇非常。
元德负龙蟠之势。
若乃张仪之经营版筑。
役满九年。
杨秀之壮观崇墉。
功加一篑。
洎我唐临御。
圣德昭融。
武威雷骇于百王。
文德日辉于四海。
惟兹益部。
扼彼邛关。
蒙王肆猾夏之心。
坦绰苞乱华之志。
时或窥吾卧鼓。
觇我韬戎。
弯弧学射之山。
饮马沈犀之水。
玉帛子女。
漂流凿齿之乡。
珠翠绮罗。
散失雕题之域。
累朝是忘逸乐。
深轸殷忧。
梦卜良臣。
控弹巨屏。
南康王以儒术柔服
教习诗书。
燕国公以将略威怀。
淬磨斧钺。
息波澜于锦水。
创制度于罗城
踰百雉之恒规。
补一隅之阙事。
有备无患。
庇蜀人以金墉。
避狄蒙尘。
安僖皇之玉辇。
云蛮稽颡。
遣使来朝。
航滇河以献珍。
沈黎而纳款。
当庙社阽危之际。
銮舆出狩之秋。
坐制南荒。
终无北寇。
乃燕公之力也。
往以元穹告变。
天禄中微。
夷门方转其斗魁。
王氏遂分其鼎足。
既而庄宗继绝。
皇祚中兴。
灵旗西指于巴庸。
蜀主东朝于伊洛。
先帝以初复地土。
怀远人
须仗权谋。
乃眷勋戚。
于是诏飞丹凤。
何晏于并门。
节立苍龙。
杜悰于井络。
即我太尉侍中平原公分茅金阙。
受瑞彤廷。
帐移竹马之邦。
轮辗木牛之路。
星驰十乘。
雾廓三川。
宣皇风于上事之初。
慰人望于下车之日。
且以城邑自经剋复。
势尚搔摇。
公来如太华之安。
寄得磐石之固。
益民多福。
而遇贤侯。
公旷度涵空。
英风旷古。
袭门冑则重侯累将。
保勋荣则带河砺山。
会族而象简盈床。
奕叶而貂冠满座。
其为盛也。
无得名焉。
顷者以龙战元黄。
虎争区夏。
杀气昼昏于日月。
阵云宵蔽于星辰。
天柱倾欹。
海波动荡。
鼓鼙未息。
干戈日寻。
公是时斡运璇枢。
端持瑶镜。
赞神谋于不测。
断人事以无疑。
献替经纶。
折冲樽俎。
决胜庙堂之上。
制敌掌握之间。
借箸为筹。
举无遗算。
内则翊戴天子。
外则承宁诸侯。
言正色庄。
有犯无隐。
少康之德。
光武兴炎之功。
再造巨唐。
削平新室。
历数允集。
神器知归。
皆由公协和元勋。
光辅洪业。
是知取威定霸。
崇文教以兴隆
安上治民。
修理容而镇静
足以神交旦奭。
士抚平参。
力致大同。
宜亨广运。
以之首扬红旆。
式遏锦川。
古有遗机。
待乎作者。
公临镇之始年。
中兴之四载也。
岁在丙戌春正月十有一日
杖钺而至。
无何期月。
逆帅康延孝
普安窃兵叛乱。
矫诏窥觎。
犯我鹿头营于雒县
势将率众。
必寇近郊。
公白。
清野待敌。
于民何罪。
坚壁而守。
谓我无谋。
况城虽大而弗严。
隍已平而可涉。
众情忧恟。
公意晏如。
飞羽檄以会兵。
伐林木而立栅。
森然棨戟。
密尔横箫。
环以深沟。
屹如断岸。
五日之内。
四面寻周。
民一其心。
士百其勇。
于是精选将领
分部熊罴。
电激妖巢。
火熏狡窟。
一鼓而元凶气丧。
载攻而同恶疲颓。
邓艾于轞中。
庞涓于树下。
长蛇碎首。
封豕析骸。
献捷功于王廷。
扫逋秽于侯甸。
一除芽蘖。
大定疆陲。
公于是提振纪纲。
恢宏典法。
六条已正。
七德兼修。
言出令行。
家至日见。
未几。
先皇厌世。
今上纂图。
圣政惟新。
睿思求旧。
不改山河之寄。
繄社稷之臣。
一年而加珥貂
再岁而升掌武
将军幕下
列虎豹之爪牙。
丞相府中。
排鸿鹄之腹背。
犹且爵盈而不饮。
肴乾而不食。
诊疗生灵。
讨论狱讼。
固以忠为令德。
孝出因心。
奉国家。
勤修职贡。
琛赆萦纡于剑栈。
包茅旁午于玉京。
史不绝书。
府无虚月。
阅其庭实。
标出偫芳。
晋文尊奖之诚。
诏齐桓纠合之业。
天子得以居南面之贵。
销西顾之忧。
万里长城
岌然存矣。
公一旦谓诸将吏曰。
华阳旧国。
宇内奥区。
地称陆海之珍。
民有沃野之利。
郛郭则楼台謺映。
珠碧鲜辉。
江山则襟带牵连。
物华秀丽。
闾阎棋布。
廛陌骈罗。
不戒严陴。
是轻武备耳。
乱臣贼子。
何尝不窥。
南诏西羌。
会闻入寇。
将沮豺狼之意。
须营羊马之城。
吾已揣之。
众宜协力。
封章上奏。
揆日量工。
分界绳基。
辨方画址。
百城酋壮。
呼之响答以云来。
十万貔貅。
令之风行以雾集。
杵声雷震。
版缘云排。
王猛鬻畚于城隅。
傅说飞锹于岩下。
公间日巡抚
役者忘疲。
周给米盐。
均颁牢酒。
如效五丁之力。
才踰三旬而成。
克就厥功。
不愆于素。
远而望也。
象众山之迤逦。
俯而瞰也。
若峭壁之斗悬。
掘大壕以连延。
增长堤而固护。
鸷鸟搏兮可
武夫勇兮莫干。
摩垒者谅之摧心。
守陴者由之示暇。
旧城峥嵘而后竦。
新城崨嶪以前蹲。
势而言之。
泰岳之与梁甫
亚而称矣。
若夫子之与颜回
重门开而洞深。
危楼亘而翼展。
至若八月之江澄寒碧。
七星之桥架晴虹。
伟乎津梁。
成兹壮丽。
公以罗城虽设。
智有所亏。
重筑大敌镇于四角。
嵚岑挂兔。
突屼栖乌。
俨楼橹于泬寥。
悬刁斗于天表。
其东南也。
直分象耳。
迥眺蛾眉。
云霞敛吴楚之天。
烟水送黔夔之棹。
其西南也。
旁连玉垒。
平视金堤。
宵瞻火井之光。
晓望峰之彩。
其东北也。
树遥云顶
郁金堂
雨收而叠嶂屏新。
霭薄而重峦昼暗。
西北也。
襟袖广汉
肘腋天彭。
鱼龙跃万岁之池。
鸾鹤舞阳平之化。
其或碧鸡啼晓。
金马嘶风。
拥旄戟以登临。
睹山川之形胜。
有以见公心同轩镜。
窜詟鬼神。
手秉汉钧。
锱铢造化。
能于昭代。
树此丰功。
鄙金瓯为漏卮。
铁瓮为凡器。
其兴也已当农隙。
其罢也不害农时。
旨咨嗟。
王纶奖录。
诏书敕知祥。
省所奏。
重修葺当府城池。
已取十二月一日兴功。
事具悉。
卿宠分玉节。
荣镇锦城
守富贵以无疆。
慕功名于不朽。
特峻金汤之固。
以威蛮貊之邦。
况属年丰。
复当农隙。
既暂劳而永逸。
尤豫备于不虞。
益见庙谋。
允符朝寄。
省阅陈奏。
嘉叹殊深。
公犹归善于君。
让功于下。
诸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彭州刺史上柱国李仁罕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汉州刺史上柱国赵廷隐右厢马步军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守州刺史上柱国张知业等。
家传义烈。
世袭丕勋。
拓弓而霹雳声乾。
挥剑而鱼丽阵破。
曹景宗鼻头火出。
薛延陀髭尾烟生。
英毅无俦。
智谋咸博。
左都押衙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蜀州刺史上柱国潘在迎等。
或鼎钟盛族。
或书剑名门。
佩鞬执弭以从戎。
凭轼搴帷布佐理。
至于华皓。
不坠忠劳。
是能领袖雄藩。
表仪会府
而皆躬临卒列。
统摄庶工。
扬干之乱行。
绝赵罗之辞役。
明兴晦息。
日就月将。
巨绩告母。
偫才叶赞。
天成二年丁亥岁十二月一日起工版筑。
至三年正月八日毕手。
公再飞章上奏。
诏曰。
敕知祥。
省所奏。
修治城壕毕功。
事具悉。
百堵皆兴。
四旬而毕。
罗城而云矗。
引锦水以环流。
外禦蛮夷。
中权帷幄。
公家之事。
相业可观。
备览奏陈。
殊深嘉奖。
于以表纶綍褒扬之宠。
知朝廷倚注之恩。
新城周围凡四十二里。
竦一丈七尺。
基阔二丈二尺。
其上阔一丈七尺。
别筑陴四尺。
凿壕一重。
其深浅阔狭。
随其地势。
自卸版日构覆城白露舍四千九百五十七间。
内门楼九所。
计五十四间。
至三月二十五日停运斧斤。
其版筑采造军民。
共役三百九十八万工。
执事糇粮。
及役罢赏赉。
斗支秤给。
缗贯囊装。
其数凡费一百二十万。
其诸将大校。
出良驹于皂栈。
解重带于腰围。
选其纤柔。
释其好玩。
曾无顾爱。
一以颁酬。
其县大夫及寮佐已下。
或赏之器帛。
或给以缗钱。
咸有等差。
无不均普。
公却奢从俭。
节事省财。
马如羊而不入私门。
金如而不藏私橐。
悉肆公家之利。
尽充王事之资。
图有谓之功。
非无度之费也。
公诚欲为而不载。
朴而无文。
众意未然。
墙进固请。
四民喧阗于衙阃。
万口号沸于阶墀
父老曰。
公侯政洽神明。
慈如父母。
前年定延孝之乱。
今岁防蛮蜑之虞。
尽力城隍。
务安井邑。
遂使我等保家庇族。
养老宁冲。
如是者功德在民。
忧勤报国。
安可不叙述休烈
雕篆贞珉。
岂不美欤。
何容辞也。
公谓诸宾佐曰。
抑闻乘人之约。
义士犹或不为。
贪天之功。
智者宜然不取。
边备。
式耀国威。
将欲罄臣节于一时。
彰帝猷于万古。
殊非已力。
难遏人情。
谁当游夏之才。
请纪见闻之事。
昊相门牢落。
堂构萧条。
翁归文武之材。
明时待问。
荀息忠贞之志。
暗室不欺
寐酣而白凤昂藏。
染翰而墨龙夭矫。
嗟乎。
邓禹秉钧之岁。
虽庆承家。
陛机赴洛之年。
不堪观国。
空馀壮节。
退卜良知。
驱车幸返于故园。
提笔谬登于华馆。
金台玉帐。
敢差彦之肩。
绿水红莲
获继鹓鸾之踵。
酷惭薄技。
莫赞雄猷。
杜征南以矜大平吴。
沈碑汉水
窦车骑以章明出塞。
勒碣燕山
犹能炳著简书。
发撝功业。
宁偕巨制。
永固坤维。
尚乏黄绢之辞。
孰拂白圭之玷。
受恩禀命。
纪事表年。
巍巍乎不骞不崩。
何患于为陵为谷。
谢知枢密院事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九、《梁溪集》卷四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七、《宋四六选》卷一○
臣言伏奉制命,除臣知枢密院事,寻具劄子辞免,蒙降诏不允者。
武有七德,宜恢经远之规;
望临一时,乃副由中之命。
岂材惭于柱石,亦位长于枢衡?
辄恃至慈,求安微分中谢。)
伏念臣资性浅窳,学术迂疏。
常自信其朴忠,颇著闻于狂直。
思忘身而徇国,慕以道而事君。
抗章隔左史之班,折而焉挠;
趣召贰奉常之职,知无弗为。
偶羯寇之负盟,连叛臣以犯顺。
吞噬幽蓟,蹈藉河山。
方国家有警之时,正臣子竭诚之际。
上皇顺天心而授圣子,克成尧、舜之仁;
陛下因民欲以保神京,更迈宣、光之业。
岂系人力,实赖天功。
而臣叨擢任于肃机,仍倚充于元帅
受恩至渥,怀报靡遑。
选练六师,每扬声于出战;
严饬百雉,专悉力以登陴。
克张罴虎之雄,昭示金汤之固。
火逼甘泉而不恐,骑至渭水以何虞。
俟集援师,式遵庙算。
猛将辐凑,各喋血乘胜之有闻;
壮士云屯,皆投石超距而可用。
欲连营而并进,拟坚壁以相持。
使其形势衰疲,粮食空乏,指归路而弃甲,视洪流以争舟。
斯奋击而无亡矢遗镞之劳,爰邀截而绝疋马踦轮之返。
重币复得,如荀息奉璧之奇;
贵质来归,笑知莹寘楮之陋。
惜贪夫之妄作,怅幽出而失图。
端赖英明,亟加延见。
察兵端之动,微臣初不预知;
宣独断之威,众谗真莫能蔽。
增领备禦之政,俾兼宥密之谋。
鉴照若兹,捐糜罔避。
然孤危之迹,仅免谤伤;
而狡狯之谋,既从和议。
惊魂未定,施表饵以何堪;
素志不伸,览韬钤而有愧。
行即引去,尚留须臾。
将分布勤王之人,且区处复业之众。
回道君清跸于淮浙,遂天子崇养于晨昏。
彗扫星流,画久逸永宁之至计;
天开地辟,应中兴重欢之美谈。
然后请辞宠荣,务远权势。
学道轻举,追辟谷之张良
放意收身,效看山之裴度
庶全终始,或解怨仇。
傥冒居右府之先,虑莫保畏途之戒。
伏望皇帝陛下审易盈之量,慎难进之风,曲回涣文,矜存确素。
恐至于惑,譬若载鼷以车;
赏不敢当,愿复屠羊之肆。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渊明顿首顿首,席威卿等还,枉此月十四日告,披览未周(一作终),良深慨息。
昔长平建(一作失。)策,犹闻蚀昴之徵,疏勒效忠,时(一作实。)致飞泉之感,岂在余凉德,书不尽言,遂使吾贤,犹迷所执(一作犹迷前报。),斯故衔哀淹泪,仍复披陈者也。
孤以庸薄,宁有霸图,侯服于周,常惧盈满,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揖让而对(一作叶。)三灵,端委而朝百辟?
询诸圉牧,莫不皆知,援誓神明,固自无爽。
但大齐仁信之道,关于至诚,睦邻之怀,由于孝德,遂蒙殊奖,归(一作还。)嗣本朝,拜首陈辞,敦诱弥广(一作厉。),既而仇雠未殄,方(一作乃)凭大国之威,宗┙(一作社)阽危,尤(一作终)亲仁之德,黾勉恩寄号腼惟(一作载),而敕谕分明,信誓殊重,乃云邦家有乂,社稷无虞,凡广陵历阳,皆许见还,白水黄河,屡奉然诺,至于夏藩冲要,控遏上流,且命强兵,为我此(一作临。)据,若(一作如。)其自有精甲,能捍丑徒,并用还梁,皆如前旨。
以孤频(一作昔,)经忝窃,屡守淮肥,门生故吏,遍于江右,凡诸部曲,并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霜戈雪戟,无非武库之兵,龙甲犀渠,皆是(一作灵。)之仗,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宁(一作岂。)曰循常之恒礼。
明公固天所授,弘济本朝,曲阜同功,营丘(一作并。)烈。
若夫伊尹庖厨贱宰,霍光阶闼小臣,诸葛亮无应变之才,管夷吾非王者之相,论其世业,较彼勤(一作勋。)劳,书契已来,罕有明德。
程婴之义,自古为难,荀息之忠,良以喜慰(一作甚可嘉慰),但先(一作前)朝秉玉镜之符,御金轮之宝,菩萨之化,行于十方,仁寿之功(一作风),沾于万国,凶人侯景,遂殄邦家。
何况于今,亦有吴会,江东如掌,差匪虚言,淮阳(一作南。)在面,方此非局,不稼不穑,多历岁时,大东小东,全无机杼,关中丑虏,宁非冒顿之锋,齐国强兵,便(一作乃。)轩辕之阵,西(一作东。)南当扼喉之势,东(一作西。)北承抚背之机,首尾交(一作齐)侵,华夷俱骋(一作逞),而冲人数岁,复(一作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一作人神。),威不加于将帅,斯等(一作曹。)怏怏,非少主(一有之字。)臣,安有碌碌,因人成事
公之才具,虽复明允(一作光明。),势何如于天监,时何若(一作如。)于大同,弃与国之隆恩,当滔天之猛寇,匡救之德,翻未有从,忠许之谋,谁其(一作云。)相晓,卧薪待火,言此弗危,系草从风俦之非切(一作匹),若能思其上策,审此英图(一作谋。),见引軨猎之车,还向长安之邸,一则二则,惟在大贤,外相内相,终当相屈,正当携诸旧隶,率(一作从。)我宾游,朝服簪(一作簪夕。)缨,直拜园寝,梁人望国,俱登赤马之舟(一作山),齐师临江,仍转苍鹰之旆,分袖南浦,扬鞭北风,民不疲劳,军无怨讟,如其执事,尚秉前言,将恐戎麾,便济江表,何则,西浮夏首(一作口。),已据咽喉,东进彭(一作汇沧)波,次指(一作披其)心腹,广陵京口,烽烟相望,鲁柝闻邾,方之(一作兹)尚远,胡对蓟,比此(一作匹。)为遥,水陆争(一作俱。)前,龙虎交至,则杨都(一作薄。)定,功自齐师,江左臣民,非关梁国(一作祚。),岂不追(一作退)惭后主崇寄之恩,还负齐朝亲邻之意?
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一作河南。)白衣,何可复得,立兹幼弱,非曰大勋(一作天助。),灭我宗示方(一作祧。),何所逃舋(一作责。)
今复遣前吉州刺史马嵩仁至彼(十字一作指使。),更具往怀,想不远而复,无贻抵(一作祸。)悔也。
若英谟有在,方兴祀(一作嗣。)夏之功,明监如违,便等过殷之叹,存亡社稷,一在于公(一作斯。),临纸崩号,不复多及。
萧渊明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又见六百八十二,今注后篇异同为一作。)
高丽王王武诏 后晋 · 晋少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八
卿才略耀奇。
规模冠俗。
荀息之忠贞自许。
翁归之文武兼全。
鹰瞵鹗立之姿。
折冲万里。
夏屋春台之煦。
化洽一隅。
而又尊奖诚深。
贡输礼备。
是于刚日。
乃降明恩。
宜旌命世之英。
俾峻真王之秩。
爰旌亮节。
仍进崇阶。
检校太保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
封高丽国王
今命使光禄卿范匡政使副太子洗马张季凝等往彼宣赐官告敕牒国信物等。
具如别录。
敕赐高丽国王竹册法物等。
竹册一副。
八十。
紫丝绦联红锦装背册匣一具。
黑漆银含陵金铜锁钥二副。
攀环红锦托里衬册文两幅。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绫夹帕一条。
盖册匣三副。
黄绢油夹帕一条。
举册匣熟紫丝板二条。
络册床熟紫丝油画檐床一张。
银里脚角竿头金柏木册案一面。
紫绫案褥一领。
夹裙襈全行事紫绫席褥一副。
衬册床紫绫一副。
乱后经夏禹 南梁 · 庾肩吾
 押东韵
金简泥初发,龙门凿始通。
配天不失旧,为鱼微此功。
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
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
神来导赤豹,仙女拥飞鸿。
松龛暮俎枣径落寒丛。
仙舟还入镜,玉轴更乘空。
去国嗟行迈,离居泣转蓬。
月起吾山北,星临天汉中
申胥犹有志,荀息怀忠
待见搀枪灭,归来松柏桐(文苑作同。○《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八十。)
梁典总论 陈朝 · 何之元
 出处:全陈文卷五
历究前书,详观往行,昭晰千载,氛氲万古,考其宽猛,知布政之善恶,验其黜陟,识其主之是非,以曩求今,工拙可见。
齐季昏虐,政由群小,朝宰被无辜之诛,藩戚惧淫刑之害,高祖痛兄弟之戮,因天下之心,举荆雍之师,兴易武之伐,指挥则智勇风从,号令则遐迩响应,取鄢若拉枯,定金陵如沃雪,黄越既斩,白旗乃悬,师不疲劳,民无怨讟,乐推口在,代德是膺,逆取顺治,享年四纪,万几事广,六职务殷,负扆君临,勤于听览,兢兢罔倦,乾乾不已,加以艺业之美,莫以比伦,洞晓儒玄,该罗内外,举洙泗之馀教,针其膏肓,采周孔之遗文,正其鱼鲁,于是广开庠序,敦劝后生,亲自观试,策其优劣,由近及远,咸从风化,执经者连袂,负笈者排肩,济济多士,于斯为盛。
至若御民之术,未为得也,敢以狂瞽,请究其说。
夫根深者叶茂,源广者流长,故圣王欲其茂长,前为深广,是以择沃壤以置王畿,国都圜于六乡,封域号于千里,其外则布之以五等,列之以万国,分疆画野,立树党闾,境陇以怀其仁,桑梓以安其俗,诸侯守境土,以事于上,天子执赏罚,以临于下,有功则褒,无道则废,二伯弼于内朝,九牧佐于外政,间之以贤戚,参之以懿亲,弘仁义于区中,被礼乐于遐表,忠信之礼达,谦让之风行,尔乃觊觎之心绝,兵戈叠息(疑当作兵戈之舋息),刑辟靡用,狱讼罔兴,然后龟龙游于池沼,鸾凤栖于苑囿。
及其末世,虽主昏于上,民乱于下,犹晋郑有依,桓文是相,绝而更续,颠而必扶,数百年内,方至于灭。
周道既没,斯风渐丧,洎于后代,其弊尤甚,罔恤民之不存,而忧士之不禄,莅民之长,守次更为,前人未安,后人便及,迎新送故,疲于道途,为君者甚多,为民者甚少,由是君臣之义薄,狡恶之萌兴,下上递憎,甚于仇敌,百城恣其暴夺,亿兆困其徵求,损弃旧卿,奔亡他县,地荒邑散,私少官多,于是仓库既空,赋敛更重,天示谴祸,地出妖祥,饥疫互生,水旱交至,民不堪命,轰然土崩,数十年间,还为黎庶。
高祖博览今古,备观兴亡,犹复蹑其遗风弊法,浇薄逾甚,淆紊日滋。
梁氏之有国,少汉之一郡,大半之人,并为部曲,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或事王侯,或依将帅,携带妻累,随逐东西,与藩镇共侵渔,助守宰为蝥贼,收缚无罪,逼迫善人,民盖(疑作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陵犯公私,经年累月,抵父者比室,陷辟者接门,眚灾亟降,囹圄随满,夕散朝聚,有若市尘。
加以朝雾内丛,而官方外旷,有其位而无其职,非其事而侵其官,四海至殷,机事辐凑,人君虽敏,有所不周,人君虽明,有所不照,岂可专于亲览,忘彼责成?
就此而言,大失有二,习守胶之弊,弃更张之善,屈子投江,宁论其痛,贾生哭,岂喻斯悲。
五胡竞逐,晋室权寓江滨,遂淹时代,桓伐燕秦而不振,刘克函洛而还亡。
至于宋齐,疆场侵蹙。
高祖蹑斯颓运,有志吞并,斯实王者之宏材,有国之通准。
然六纳魏主,一入洛阳,竟无所成,得不补失,民既劳止,讫可小康,昔勾践之欲灭吴,前为其政,兵强国富,然后用之,一举而虏夫差,再举而霸中国;
高祖进不择将,退不教民,虽慕古人,安能有济?
孙子曰,「善战者前胜而后求战,善胜者前战而后求胜」。
明者出师,必前料敌,岂可暗兹人事,幸彼天时者哉?
且国有累卵之忧,俗有土崩之势,开幸人之志,兆乱臣之心,遂使侯景被吾甲而寇王城,驱我入而围天阙,势如破竹,易若转圜,万里靡沸,四方瓦解,社稷沦胥,龟玉毁废,事非一夕,其所由来渐矣。
太宗孝慈仁爱,实守文之君,惜乎为贼所杀,至乎文章妖艳,隳坠风典,诵于妇人之口,不及君子之听,斯乃文士之深病,政教之厚疵。
然雕虫之技,非关治忽,壮士不为,人君焉用。
世祖听明特达,才艺兼美,诗笔之丽,罕与为匹,伎能之事,无所不该,极星象之功,穷蓍龟之妙,明笔法于马室,不愧郑玄,辨云物于鲁台,无惭梓慎,至于帷筹将略,朝野所推,遂乃拨乱反正,夷凶殄逆,纽地维之已绝,扶天柱之将倾,黔首蒙拯溺之恩,苍生仁寿之惠,微管之力,民其戎乎?
鲸鲵既诛,天下且定,早应移銮西楚,旋驾东都,禋祀宗示方,清跸宫阙,西周岳阳之败绩,信口宇文之和通,以万乘之尊,居二境之上,夷虏乘衅,再覆皇基,率土分崩,莫知攸暨,谋之不善,乃至于斯。
敬皇世祖之裔,允膺下武,而贞阳以旁枝外入,滥尸非次,武兴勤王之师,至正当口璧之后,驱斥潜王,诛锄乱臣,国亡重康,彝偷复叙。
既而天不福善,早世登遐,土德代兴,火行告谢,骠骑王琳,怀申胥之志,蕴荀息之忠,爰纳嗣君,更绍颓运,于是啸命方岳,大兴师旅,龙虎,水溃山崩,君臣播越,寄命齐土,若乃苌弘兴周而速咎,王永复秦而延殃,天欲亡之,非人能救。
夫创天下者,至明者也,丧天下者,至暗者也,是以禹汤兴其功,桀纣废其业,莫不得之者前主,失之者后君,逮兹梁室,有异于此,何则,高祖拨乱除残,反身招于祸乱,世祖复雠雪耻,翻手命于寇雠,敬皇继祀而鼎移,后嗣绍基而祚徙,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自天所祐,归于有德。
之元官自有梁,备观成败,昔因出轴,流寓齐都,穷愁著书,窃慕虞子,但梁室极促,简牍多阙,所得遗逸,略不尽举,未获旋反,更穷搜访,采其闻见,撮其众家,一代之事,可得观矣(《文苑英华》七百五十四。)
对建国判 隋末唐初 · 褚亮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典同置臬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或告其越司视事词云知无不为判:定之方中。
作为宫室。
紫微夜视。
考太乙之常居。
黄道昼参。
羲和之亭午。
于是审曲面势。
置臬悬衡。
各有典司。
乃无询于梓匠。
越其樽俎。
翻见作于同律。
晋虽不竞。
楚勿与知。
侵官有刑。
罪将安舍。
不司宗伯之事。
妄为荀息之词。
人亦有言。
自贻伊咎。
善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八、《须溪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
自韦弦易佩以来,有志于改涂易辙者即美言尊行无不用,其取于他山之石者则又惊世绝俗,至乃使人不敢称。
杨侯克恭独以善名其堂,初若无所谓者,然概乎其无所不包,语焉而不可胜既,岂不广大矣,易直矣,纯粹精矣。
侯以予粗知字义,谓予一言,予盖敬之爱之,为之言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继之者必善也。
苟于其继之者不深识其所以然,则必漠然而无所可守矣。
始为仁义礼知者谁欤?
求之性初性初无是也,善而已;
求之画前,画前无是也,善而已。
善者念之动也,虽天地之分亦念之动也。
方其动也,我且不自知其为谁,亦犹未动之先,天且不自知其为道。
天即道也,道所以为天也,而吾为道之子所为继也。
继犹春也,春之于物其何所不至,而岂有不善哉!
人见其无所不生也,不能无善不善,而不知其不得不生者皆善也,而岂独私于人哉!
而岂独私厚于我哉!
吾于此见天地之量,于此见命之流行自然如不得已,于此见性之于人本皆如此。
而横论为恶,调停为混者,皆未尝返诸其初也。
泉初出,犹云初兴,岂下流之谓哉?
必有察夫动之惟微,而后知其为中也。
虽不离乎喜怒哀乐,亦未至于喜怒哀乐,故仁义礼知皆不足以形容之,此则善之为善也。
善者道之所生也,吾赤子之心也,亦犹人生未有名字,所知者其父母而已,则其去父母特未远也;
字之又字之,其号名殊,而所生不可知矣。
今之言性者皆字也,心言仁,仁言爱,爱言觉,觉言公,德言常,常言,端言几,几又转而元、而通、而复,则字之字也。
向之员者犹有以为方也,而清者不可以为和矣。
父止慈,交止信,非不足以为为善之所止,而谓善之为善止于此,则不可,盖有止于此而不足以为善者矣。
故家有严君,而大人者不必信。
呜呼!
不明乎善,则虽执中犹执一,而况愈支愈离,愈辩愈惑。
今世之所称者以并包为善,而又以巽懦为为善之人,则殆于认恶以为善。
不知舜之善也有若决江河之勇,正子之善也优于天下,则善之气象为何如也。
侯于学问既得于念动之初,有以达性命之蕴,而又有服膺固执之力,不得志独行其道,屡空而不闷。
昔者荀息之言曰:「人之为善,谁不如我」。
范孟博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后之君子无不有感于斯焉。
杨氏自四世三公,为闻家。
青神人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106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二、《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二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九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为《谷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
请因其说而极言之。
夫《春秋》者,礼之见于事业者也。
孔子论三代之盛,必归于礼之大成,而其衰,必本于礼之渐废。
君臣、父子、上下,莫不由礼而定其位。
至以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
孔子自少至老,未尝一日不学礼而不治其他。
以之出入周旋,乱臣强君莫能加焉。
知天下莫之能用也,退而治其纪纲条目,以遗后世之君子。
则又以为不得亲见于行事,有其具而无其施设措置之方,于是因鲁史记为《春秋》,一断于礼。
凡《春秋》之所褒者,礼之所与也,其所贬者,礼之所否也。
《记》曰:礼者,所以别嫌、明疑、定犹豫也。
而《春秋》一取断焉。
故凡天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决者,皆至于《春秋》而定。
非定于《春秋》,定于礼也。
太史公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者,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夫礼义之失,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不同也,不啻若黑白。
使天下凡为君子者皆如颜渊,凡为小人者皆如桀蹠,虽微《春秋》,天下其孰疑之?
天下之所疑者,间也。
其情则邪,而其迹若正者有之矣。
其情以为正,而不知其义以陷于邪者有之矣。
此《春秋》之所以丁宁反覆于其间也。
宋襄公,疑于仁者也。
晋荀息,疑于忠者也。
襄公不修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诸侯,此其心岂汤武之心也哉?
而独至于战,则曰「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
非有仁者之素,而欲一旦窃取其名以欺后世,茍《春秋》不为正之,则世之为仁者,相率而为伪也。
故其书曰:「冬十一月乙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春秋》之书战,未有若此其详也。
君子以为其败固宜,而无有隐讳不忍之辞焉。
荀息之事君也,君存不能正其过,没又成其邪志而死焉。
荀息而为忠,则凡忠于盗贼、死于私䁥者皆忠也,而可乎?
故其书曰:「及其大夫荀息」。
不然,则荀息孔父之徒也,而可名哉
魏武帝106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二、《文编》卷二九、《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古文渊鉴》卷二七七、《渊鉴类函》卷四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
此其为智犹有所穷。
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
古之所谓大知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
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何者?
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昔者晋荀息知虢公必不能用宫之奇鲍叔鲁君必不能用施伯薛公黥布必不出于上策,此三者,皆危道也,而直犯之,彼不知用其所长,又不知出吾之所忌,是故可以冒害而就利。
自三代之亡,天下以诈力相并,其道术政教无以相过,而能者得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
盖尝试论之。
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
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
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
方其新破刘璋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
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
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
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
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倖于权之不敢抗也。
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
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
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霍光106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五、《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五、《唐宋名贤确论》卷五、《文章类选》卷一一、《文编》卷三一、《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二五一、乾隆《山西通志》卷二一一、乾隆《平阳府志》卷三六、乾隆《浮山县志》卷三七、光绪《翼城县志》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
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
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
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
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
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
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
此其故何也?
夫欲有所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
至于捐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
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倖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
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
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
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
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
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
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
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馀,此武帝之所为取也。
《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孙黎民」。
嗟夫,此霍光之谓欤?
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
才者,争之端也。
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
茍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
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
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
黄鹤楼杂记 明 · 未详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通志》云,黄鹄山,一名黄鹤山,自南朝已著,因山得名。
世传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
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
或引梁任昉《记》所谓驾黄鹤之宾乃荀叔伟,非文伟也①。
又《报恩录》载:江夏郡辛氏沽酒为业,有一先生魁伟蓝缕入座,谓辛氏曰:“有好酒饮吾否”②?
辛饮以巨杯。
明日复来,辛不待索而与之,如此半载,辛无倦意。
一日谓辛曰:“多负酒债,无钱酬汝”。
取篮中橘皮画鹤于壁,谓:“客来饮酒,但令拍手歌之,其鹤必舞。
将此酬酒债”。
后客至,如其言,鹤果翩跹而舞,回旋宛尔,浪浪音律③。
为橘皮所画,色黄,故人谓之黄鹤,莫不异之,欲观者辄遗之金。
十年间,家富巨万。
一日,先生至曰:“向饮酒所答薄否”?
辛谢曰:“赖先生画鹤,今至百倍,如少留,当举家供备以谢先生”。
先生笑曰:“吾岂为此”。
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飞来,先生跨所画鹤,乘空而去。
辛氏于飞升处建焉。
广汉张敬夫黄鹤楼以山而得名也④。
唐图经何自而为怪说,谓费文伟仙去,驾鹤憩于此,阎伯理《记》中乃实其事⑤;
或又引梁任昉《记》,谓驾鹤之宾乃荀叔伟,非文伟
此皆因黄鹤之名而妄为之说。
旁有石照亭,不知何妄男子题诗窗间,遽相传曰:“此吕洞宾所书”。
苏子瞻亦载冯当世之说,有“羽衣著屐”之诗⑥。
呜呼!
宁有是理哉!
大都世俗之好怪也。
按古字“鹄”与“鹤”通用,如“鹄不日浴而白”“黄鹄之一举兮”之类,皆鹤也⑦。
黄鹄山黄鹤山因以名,所从来远矣!
虽神仙之说固多窈冥,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存而不论可也,而遽谓之乌有,无亦信理之过乎⑧!
《述异传》云:荀叔玮名环,事母孝,妙道术。
黄鹤楼,望西南有物飘然而来,乃一羽衣虹裳,驾鹤而至者。
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款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⑨。
后度吕仙亭而上,有石镜亭,谓岩际石出,日照烱然,故名⑩。
世传郡太守与倅弈,忽一人至,云:“太守弈败”⑾。
已而果然。
随于前吹笛,声甚凄楚,太守迹之,遂失所在,惟见题一诗于亭,末书“吕”字⑿。
又有奇章亭,为牛僧孺宴处⒀;
压云亭,为元世祖尝驻跸处⒁。
二亭今废,一石有“涌月台”三字,书法遒美,杂草莽间,几至剥蚀,吊古者惜之。
下有十盘亭,旧刻云:“东有亭,西有庵,路十盘而上”。
故名。
宋庆历间建,监茶柳应辰,蔡余庆记⒂。
今亭与刻皆废。
夏口西南因矶为墉,枕流而峙,曰黄鹄矶
矶上今为观音阁,云即古头陀寺,然简栖寺碑称,南则大川浩汗,北则层峰削成,西眺城邑,东望平皋,而不及兹,岂制犹在其后邪⒃?
吕仙亭一在后,一在山下,皆以祠洞宾
《志》称山下石壁上有吕仙像,又传仙翁曾于此鬻食之甚甘,可已腹疾;
而人多为妻子市,鲜遗其父母者,仙举掷之,痕留石上宛然⒄。
仙枣亭在武当宫后,是鹄山之巅,亦传有吕仙迹,见旧记中。
《南迁录》云:江夏吕公洞前,有军巡夜,见三人衣冠甚古,遗黄金数片,携以归,光发,人争取之。
讼于官,金遂化为石,藏军资库
东坡鹤楼诗,全用此事⒅。
崔司封鹤楼诗,李白见之,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⒆。
乃去而作《金陵凤皇台》诗。
然说者犹谓崔诗前二联不类律体。
李诗无论凤凰台之作,当为劲敌,即《鹦鹉洲》诗,格律清绝,未易轩轾。
今集中有《望黄鹤楼》古诗,其他赠送诸作及此者独多,一时推服之语,岂真阁笔乎⒇!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人以为非太白语,乃一禅僧用白前服崔诗事,缀二语于上,成一偈云;
傍一僧亦举前二语而续之曰:“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又一僧云:“酒逢知己,艺压当行”。
皆借用耳。
然太白集实有“我已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踢翻鹦鹉洲”等语。
何物浮屠,乃尔舞文21。
元相国稹之镇江夏也,尝秋夕登黄鹤,遥望汉江之滨,有光若残星22。
乃令人擢小舟至江所,询渔者,云:“适获一鲤”。
其人携鲤而来。
,命剖之,腹中得古镜二,如钱大,面背相合,背隐起双龙,鳞鬣髯爪悉具,既磨莹,愈有光耀。
公宝之,常置巾箱中,相国终,镜亦亡去。
王钦若仲华侍其祖郁官鄂,母李将免娠,一夕水大涨,迁黄鹤楼居焉,钦若遂生23。
元威顺王墓当前,为小塔,用胡礼也24。
雄据胜地,樵牧不及,凭栏抚景,憾不刬却25!
黎状元淳,少有特操,俗传中故多祟,诸生偕公省试登,戏谓之曰:“若能于此宿,请为若醵饮”26。
公欣然留宿,至夜半,有物伺之,公起危坐,若有惊避,相讶呼“状元”者云,又谓有置具于公前而去者,信然是公大魁之兆,不特花底呼姓名者矣27!
旧制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立,甚耸秀。
嘉靖丙寅春,忽毁于火28。
先是,癸亥秋,大雷火入中,残其脊,云有妖,故击之,人亦讹言中夜闻人声,或为当毁祥云29。
今规制宏丽,稍加于旧矣。
隆庆庚午,父老请治,而难其材30。
适有二楠漂江中,人牵挽之不可得,闻于官,郡守吴公令设祭江浒,木自浮至,遂任,未几折除国诸名材益之,匠人某者偃卧址,精思三日夜,而始运斤成焉31。
鹦鹉洲祢衡显,顾江水渺漫,往不恒见,谶云:“州出郡中,当有高第”。
灞陵桥亦然32。
今水落沙明,州蟺蜿如偃月,灞陵桥时露故址,好事者间携酒游其上,大为鹤楼增胜33。
【校注】 (1)任昉460—508):南朝梁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字彦升,仕宋、齐、梁三代。梁武帝时黄门侍郎,出为义兴、新安太守。擅长表、奏等各体散文,时有“任笔沈诗”之称。有《述异记》二卷,似出后人依托。 (2)蓝缕:亦作“褴缕”。《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杜预注:“蓝缕,敝衣。”孔颖达疏:“《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服虔云:言其缕破蓝蓝然。” (3)浪浪:形容音律节奏流畅。 (4)广汉:县名,汉置,属广汉郡。今属四川省张敬夫:即张栻宋代广汉人,居衡阳世称南轩先生孝宗时,历知抚州严州,累官吏部侍郎侍讲。复出知袁州静江府。后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卒年四十八。 (5)图经:泛指图书文籍。 (6)“羽衣著屐”诗:指苏轼李公择求黄鹤诗因纪旧所闻于冯当世者》诗,中有“羽衣著屐响空山”之句。 (7)鹄不日浴二句:《庄子·天运》云:“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楚辞·贾谊〈惜誓〉》:“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8)窈冥:深远、奥妙。《淮南子·览冥》:“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 (9)款对:亲切会晤。 (10)吕仙亭:《武昌府志》卷一“古迹”:“吕仙亭,即仙枣亭遗址,明景泰四年重建。”石镜亭:《武昌府志》同上:“石镜亭黄鹤楼西,临崖,旧有石如镜,宋贺铸后人为亭以表之。今亭废石亡。”烱然:明亮貌。 (11)倅:古时地方佐贰副官叫丞、倅。 (12)迹:追踪。 (13)牛僧孺779—847):唐代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字思黯贞元元年(785)进士宪宗时累官御史中丞穆宗时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封奇章郡公。与李宗闵杨嗣复结为朋党,排斥异己,权震天下,时人称为“牛李”。新、旧《唐书》有传。 (14)压云亭:《武昌府志》卷一“古迹”云“压云亭,在黄鹄山元世祖尝驻此,至正间建”。元世祖1215—1294):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之孙,名忽必烈。1260 年继其兄蒙哥即大汗位,建号中统,定都燕京(后改称大都,即北京)。至元八年(1272)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灭宋。在位三十五年。驻跸:帝王出巡,中途暂停,谓之驻跸。跸,原作跸,径改。指帝王车驾。左思吴都赋》:“于是弭节顿辔,齐镳驻跸。” (15)庆历:北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监茶宋代提举茶盐之官,监茶为其属官。柳应辰、蔡余庆:生平不详。 (16)头陀寺王巾头陀寺碑文》云“头陀寺者,沙门释慧宗之所立也。南则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荡;北则层峰削成,日月之所回薄;西眺城邑,百雉纡余;东望平臬,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也”。简栖王巾字。《舆地纪胜》:“鄂州头陀寺在清远门外黄鹄山上,宋大明五年建。自南齐王巾作寺碑,遂为古今名刹。” (17)市:买。鲜:少。 (18)东坡鹤楼诗:见注(5)。 (19)崔司封:即崔颢曾任司勋员外郎司封司勋之误。 (20)阁:同“搁”。 (21)浮屠:《后汉书·楚王英传》云“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李贤注:“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此指僧人。 (22)元相国稹:稹原作“”,径改。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河南人长庆中曾知制诰,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和中,拜武昌军节度使,卒。元稹获镜事载柳公权《小说旧闻录》;《三水小牍》题作“元稹烹鲤得镜”。 (23)王钦若962—1025):宋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定国。官至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封冀国公钦若黄鹤楼之说,见《宋史》本传。 (24)威顺王:《元史·宽彻普化传》云:“宽彻普化世祖云孙,镇南王脱欢子也。泰定三年封威顺王,镇武昌,赐金印。” (25)刬却:铲掉。《战国策·齐策一》:“刬而类,破吾家。” (26)黎状元淳:即黎淳字太朴明代华容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第一成化中,官左庶子。后以南礼部尚书致仕。醵:《礼记·礼器》云“《周礼》其犹醵与”。郑玄注:“合钱饮酒为醵。” (27)大魁:即状元陆游《老学庵笔记》九:“四方举人集京都,当入见,而宋公(宋郊)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28)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1566)。 (29)癸亥嘉靖四十二年(1563)。祥:征兆,吉凶之兆。 (30)隆庆庚午: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 (31)吴公:不详。任:采用。 (32)灞陵桥:故址在鹦鹉洲中。 (33)蟺蜿:屈曲盘旋。《说文》:“蟺,宛蟺也。”《文选》嵇康《琴赋》:“ 汩澎湃,蜿蟺相纠。”注:“蜿蟺,展转也。” 杂记大多据稗官小记,或析黄鹤之名,或究楼名之由,或载巷闾传闻,或述史事旧说。虽为稗官之类,然叙事记人,多栩栩如生,新人耳目,可资参考。